一、施工方法
采用振動成孔機成孔,成孔過程中樁孔位的土體被擠密到周圍土體,成孔后提起振動成孔機,向孔內倒入約 1m厚的碎石再用振動成孔機進行搗固密實,提起振動錘,繼續倒入碎石進行搗固密實直至碎石樁形成。
二、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
1、施工工藝流程
碎石擠密裝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。
2、操作要點
①施工準備
在碎石樁施工前首先平整場地,夯實回填素土至地面,清理平整施工段地面障礙物;在施工過程中地基液化嚴重,碎石機傾斜或下陷,可在局部鋪上一定厚度的碎石確保打樁機平衡,在施工完畢后及時清除。
測量放線,恢復中線,放出路段邊中樁,清理平整施工段地基表面,測量平整后的標高,做好排水系統,**排水通道的暢通。然后按照設計文件樁間距及形成繪制碎石樁施工平面圖,按樁位圖準確放出樁并編號,樁間距允許誤差為±15cm。
材料準備:對進場的碎石按規范要求進行檢驗,要求碎石為自然級配,粒徑20~40mm,含泥量控制在 10%以下。
②成樁試驗
施工前,應進行成樁試驗,取得各種參數,以確保大面積施工質量,成樁試驗要求達到以下目的:
根據不同路段、不同的地質情況明確確定的樁體的有效長度。
掌握滿足設計要求和各種技術參數,如振動頻率、留振時間、反插深度、樁管提升高度和進度、電機的工作和電流完成全過程的施工時間等。
掌握振動沉管的阻力情況,選擇合理的技術措施,確保擠密的均勻性和樁身的連續性。
檢驗室內試驗所確定的碎石灌入量是否達到設計要求。
檢測樁身的質量是否能達到設計要求。
③樁機就位
根據樁機走行鋼軌上標出的樁位標記,移動樁機,使樁機對準打樁線。應**起重設備平穩,導向架與地面垂直,垂直偏角不應大于 1.5%,成孔中心與設計樁位偏差不應大于 50mm,樁徑偏差控制在±20mm 以內,樁長偏差不大于 100mm。
④成孔
采用振動法沉管成孔,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,鋼管柱在振動過程要求垂直,避免鋼管樁傾斜,受力不均勻。振動過程中邊振動邊校正。
樁身的深度按設計要求,在鋼管樁體上做好標記,**鋼管樁達到設計要求。
成孔的過程中,振動錘邊振動邊提拔,重復幾次,**鋼管樁內的碎石密實。
樁身滿足要求后用小推車分批加入填料,然后振實提管,嚴格防止出現“斷樁和縮頸樁”。
⑤成樁
啟動樁錘電機使樁錘振動,樁管沿樁位下沉。
根據樁深和試樁時確定的充盈系數(充盈系數=碎石填料體積/沉管體積,一般在 1.3~1.5之間)制作進料斗,按規定的灌碎石量將碎石裝入樁管內,如果樁管一次容納不了應灌入的全部碎石,剩余的碎石待樁管提升下料振動擠密一段時間后,再補充裝入。
初次把樁管提升 80~100cm,提升時樁尖自動打開,向下反插 0.5m,反復沉管拔管,直至樁管內的碎石料流入孔內。
降落樁管,振動擠壓 15~20s。
每次提升樁管 50cm,擠壓時間以樁管難以下沉時為宜。按上述方法往復升降壓拔樁管,直至所灌的碎石將地基擠密。
完成該樁灌碎石量,樁管提至地面,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。
在以上各施工程序中,關鍵是施工中對水、電、料的控制,即上流程的下沉擠密過程和投料與提管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