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質量控制及檢驗
工班在作業時,按照下列標準進行質量控制;每道工序完成后,質檢員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檢驗。
1、質量控制
①按設計要求確定夯擊路線,無規定時使相鄰軸線的夯擊間隔時間盡量拉長,特別是當土的含水量較高時。
②夯擊時夯錘的氣孔要暢通,夯錘落地時應基本水平。
③各夯點應放線定位,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,發現偏差及漏夯應及時糾正。強夯施工時應對每一夯擊點的單夯夯擊能量、夯擊次數和每次夯沉量等進行詳細記錄。
④強夯處理后地基的承載力檢驗應采用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工試驗。
⑤強夯過程的記錄及數據整理。
每個夯點的夯坑深度、夯坑體積、夯坑四周隆起高度都須記錄、整理。
場地隆起和下沉記錄,特別是鄰近有建構筑物時。
每遍夯擊后場地的夯沉量、外部補充填料量的記錄。
附近建筑物的變形監測。
滿夯前應根據設計基底標高,考慮夯沉預留量并整平場地,使滿夯后接近設計標高。
記錄后2擊的貫入度,看是否滿足設計或試夯要求值。
二、質量檢驗
1、強夯處理夯擊點布置應滿足設計要求。
檢驗數量:全部檢驗。
檢驗方法:觀察、尺量。
2、低能量滿夯的搭接不得小于四分之一夯錘直徑。
檢驗數量:全部檢驗。
檢驗方法:觀察、尺量。
3、強夯加固地基的承載力和有效加固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。
①檢驗數量:施工結束7天后,對地基加固質量進行檢驗。每一工點每3000m2抽樣檢驗12點,其中:標準貫入試驗6點,靜力觸探試驗3點,荷載試驗3點。標準貫入和靜力觸探的檢驗標準滿足設計要求。
檢驗方法:按設計規定的檢驗時間進行標準貫入試驗、靜力觸探試驗和荷載試驗。
②在每500~1000m2面積內的各夯點之間任選一處,在有效加固深度內,每隔1m取1組土樣進行室內試驗,測定土的干密度、壓縮模量和濕陷系數,滿足設計要求。
③強夯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許偏差應不大于0.1D(D為夯錘直徑)。
檢驗數量:檢驗總夯擊點的10%。
檢驗方法:測量檢查。
9.2.5強夯地基處理范圍、橫坡的允許偏差、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。
強夯地基處理范圍、橫坡的允許偏差、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